中国游客网讯:
近日,福建省厦门市委宣传部举办“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黄碧珊在发布会上表示,党的十八大以来,厦门文化和旅游系统积极践行文化为民、旅游为民理念,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,让群众文化自信更加坚定、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。

“海上花园”厦门 吴伟 摄
据了解,近10年来,厦门先后建成闽南大戏院、嘉庚剧院、海峡大剧院等一大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,市、区、镇(街)、村(居)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建成。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、错时延时开放,全市公益文化单位年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、公益惠民演出700多场次,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、均等化建设水平全国领先,荣获全国首批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”。全市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出一大批讴歌党、讴歌时代、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。十年来,荣获国家级重要奖项的舞台艺术有71项、荣获省级奖项的有359项。
同时,厦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,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250处、涉台文物古迹89处、登记备案的博物馆12处,红色纪念场馆和革命遗址94处,年均接待参观人员1000多万人次。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“送王船”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。积极开展“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”“郑成功文化节”“莲花褒歌比赛”“闽南文化进校园”文博IP大赛等活动,有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、闽南文化的传播传承;全市54个非遗传习中心、91个“非遗”代表性项目为厦门人民留住乡愁记忆。
据介绍,近10年来,厦门文旅经济发展跑出新速度,形成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的双千亿产业链。据统计,2021年,全市文化企业总数2.3万家,规模以上文化企业560家、营收1614亿元。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中,厦门假日旅游人气指数、入境游客接待人数、旅游创汇等指标长期位居前列,形成文博会、旅博会、海图会、中秋旅游嘉年华等一大批文化和旅游活动品牌,城市休闲、滨海旅游、研学旅行、康养旅居、婚庆旅拍成为厦门旅游新亮点;东渡邮轮码头“厦门喜事”、胡里山炮台“文保奇妙夜”、方特“璀璨烟花秀”等成为夜间文化和旅游爆款产品。2019年,厦门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,先后获评“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”“冬游名城”“夜经济20强城市”等荣誉称号。
黄碧珊表示,下一步,厦门将紧紧围绕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的使命任务,坚持文化为民、旅游为民,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,全力打造文化中心、艺术之城、音乐之岛,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和国际滨海花园旅游名城,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